站在终极目标的角度思考——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

#Read

忘记了当初因为什么原因买的这本书,花了两三天时间看完,开始以为是人生励志,心灵鸡汤式的,实际上这本书的侧重点在人生的职场规划。

作者是书中主角哈佛教授霍华德的学生和朋友艾瑞克·赛诺威和梅里尔·麦道,主要叙述了他与这位哈佛教授的在一起时所探讨的一些思想,书写的比较散,但是看过之后又会发现其中每个章节似乎颇有一些联系,可又总觉得联系得不那么紧密。

抛开书的结构,看过之后还是可以获得一些启发的,作者其实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职场上遇到问题的近期境遇,应该如何处理和保持什么样的心态;二是作为一个人,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即离开世界时你心里最想成为的人或最想达到的状态,所有的困惑在迷茫之时应该从终极目标的角度来反思当前局势的选择。

这本书的一点好处是通过很多对话思考,列举了一些例子,给了很多建议,但是它没有教你应如何工作,没有教你职场潜规则,没有告诉你所谓的办公室文化——如何勾心斗角、明哲保身等,而是一切从你的内心出发,你是否获得事业满足感,是否活的快乐?需要区别的一点是,有钱、有房、有车不等于满足感和成就感,很多所谓功成名就的人活的不快乐的原因也在此,没有从自己的内心出发。

有时候,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渴望的是什么,需求的是什么,想做的又是什么?

------------------------------分割线------------------------------

摘抄:

生活是复杂的,时常还会出现艰难险阻,人生之路变幻无常又充满不确定性。 p15

人类终归只是人,大家都有“基本需求”和“渴望”,对于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来说,为了满足基本需求——仅仅是有东西吃、有地方睡,就占用了人们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满足渴望是一项令人愉快的额外的乐事,或者说是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更高级的追求。 p49

策略只是一个开端,策略可以告诉你目标在哪儿,但你需要的是能派上用场的战术,实际上就是由你来选择能助你达成目标的一条路。
选择什么样的战术才是难点所在,这个选择涉及你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选择战术真的是一项很艰难的挑战。 p62

波澜不惊也是一种成功。
因此还有一种判断你是不是正确保持平衡的办法:坐下来想想为什么你要用现在这种方式耗费时间和精力,你到底得到了什么。 p65

我们总是习惯把所有挑战攒到一起,最后导致这比各部分的总和更难搞。 p69

眼前我们欠缺考虑的决定是否在将来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p82

判断一个实物时,不要管它与其他人的关系,而要看它与我自己的关系,特别是与我情操陶冶和智力扩展的关系。 p88

这个数字怎么来的?有什么含义?你为什么想蒙我? p102

我工作时最大的动力就是不想让那些依靠我的人失望。 p116

榜样也许可以成为领路人,但两者却有本质上的不同,他们所产生的效果和与你互动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榜样是你愿意去效仿的图像而已,你无法与其建立联系。而领路人是与你息息相关的,可以帮助你深入探索周围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帮你更好地做出适宜的行动或选择。 p151

过去一年里你是获得了12个月的经验还是把1个月的经验重复了12次? p152

文化是什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动交流,就会产生文化。 p181

你能否适应这种文化,决定了你是仅有份糊口的工作还是有份愿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p182

透明、可预见性和进步这个组合是一个人工作满意度和个人成就感的基础。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共同分担责任的基础。 p189

风险就是“结果”和“不确定性”的结合体,像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如果清除不确定性,结果就显而易见,风险也就消失了。现在,“不确定性”的另一面是“可预见性”,如果你在预知结果上有了更多信心,也就能决定是不是要继续追寻下去。因此,减少风险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可预见性。 p204

最大的风险就是停止前进,不去追求你理想的状态。 p209

不再有大的挑战,也不再有发展机会。 p210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失败,唯一的纯粹的失败就是死亡,或许这种说法也不对,毕竟还有天堂和灵魂之说。 p217

失败会播下将来成功的种子,而成功也携带着失败的种子。 p226